
技术交流 技术方案 采购指南 话题讨论 维修保养 资料下载 企业案例 会员报道
光学显微镜的发明,被人们利用来研究金属内部的显微组织,18世纪以来,引发一系列的创新。首先是Widmanstatten于1808年将铁陨石(铁镍合金)切成试片,抛光,再用硝酸水溶液腐刻,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片状规则分布的魏氏组织。魏氏是金相学的启蒙人,开路先锋。
1863年英国的H.C.Sorby用金相显微镜发现了钢中得一种叫做淬火回火的组织,够来被命名为“索氏体”。索氏对钢铁进行金相显微镜观察发现了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石墨和夹杂物,基本上搞清楚了钢铁的显微组织与热处理过程的关系。
因此,索氏是的金相学创建人。接着,德国的Adolf Martens于1878年相继观察研究钢铁的各种显微组织,特别是发现了钢的淬火组织,1895年,该组织被命名为马氏体。随后,他将碳在γ铁中的固溶体命名为奥氏体。到了20世纪初,他陆续出版了金相学杂志和专著。
X射线衍射技术产生了X射线金相学
受金相显微镜分别率不高的影响,人们对金属与合金显微组织的认识曾一直停留在几十微米的范围,不能触及金属内部晶体结构的本质。1912年Laue等人发明了X射线衍射,接着Braqq父子将其应用于金属及一些无机化合物晶体结构的测定。到了20世纪20年代,金相学的诸多基本问题都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获得解决。1943年《金属的结构》一书以及1945年《X射线金相学》专著相继问世,给金相学注入了新的思想,使人们对金属及合金结构的认识水平深入到了原子尺度。
上一篇:排污泵的操作要求和维护项目
下一篇:速冻库冷藏自动控制原理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bbin宝盈设备网www.foodjx.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