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宏金全自动豆腐皮机设备前期准备
(1)原料预处理
筛选优质黄豆是生产高品质豆腐皮的基础。应选择颗粒饱满、色泽光亮、无霉变的黄豆,可通过振动筛进行筛选,保证黄豆的均匀性。
黄豆的浸泡环节至关重要,这一过程能使黄豆充分吸水膨胀,便于后续的磨浆操作。在夏季,由于气温较高,黄豆的浸泡时间通常为 4-6 小时;而冬季气温较低,浸泡时间则需延长至 8-10 小时。
磨浆机会将黄豆与适量的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研磨,制成均匀细腻的豆浆。在磨浆过程中,要控制好研磨的粗细度。同时,磨浆产生的豆渣需进行过滤分离,以提高豆浆的纯度。
(2)设备调试
山东宏金食品大型全自动豆腐皮机配备了触摸屏,操作人员可通过该屏幕设定各项生产参数,如泼脑时间间隔、压制时长等。这些参数的设定需根据生产的豆腐皮品种、皮子厚度、口感等要求进行精准调整,以确保生产出符合预期的产品。
在正式生产前,需仔细检查点脑桶、吸脑碎脑、自动泼脑等装置的连接与运行状态。确保在点脑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浆现象;查看吸脑碎脑装置的吸管是否通畅,碎脑刀片的安装是否牢固、锋利,以保证能精准吸取豆脑并进行有效的破碎处理;对于自动泼脑机构,要检查其泼脑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确保泼洒在成型传送带上的豆脑形成均匀的薄层。
二、全自动豆腐皮机生产操作流程
煮浆完成后,豆浆通过管道进入点脑桶。点脑所用的凝固剂(如卤水、石膏等)与豆浆充分混合。在凝固剂的作用下,豆浆会逐渐失去流动性,初步凝固成脑状,即形成豆脑。点好的豆脑吸入搅脑桶中,进行碎脑,使豆脑的质地更加均匀细腻,这有利于后续的成型操作,能提高豆腐皮的韧性和口感。破碎后的豆脑被输送至出脑口,将豆脑均匀地泼到成型传送带上。成型传送带以稳定的速度运行,使豆脑在传送带上形成一层均匀的薄层。泼脑的均匀性直接影响豆腐皮的厚度和质量,因此自动泼脑机构的精度控制至关重要。传送带进入自动压制部分,采用气压或液压系统施加压力,压力可根据产品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如生产较厚、较硬的豆腐皮时,可适当增大压力;生产较薄、较软的豆腐皮时,则减小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豆脑中的多余水分被挤出,豆脑逐渐凝固定型为豆腐皮。
完成压制后,全自动豆腐皮机会自动回筐,及时为下一批次的生产腾出空间,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成型的豆腐皮经传送带输出后,可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进行切割和包装。切割设备能将豆腐皮切割成不同的尺寸和形状,包装设备则可对切割后的豆腐皮进行密封包装,以延长其保质期,便于储存和运输。生产结束后,清除设备内部残留的豆浆、豆脑等杂质,确保设备的清洁卫生,为下次生产提供良好的卫生条件。
三、产品生产
宏金食品大型全自动豆腐皮机生产千张豆腐皮严格遵循 “黄豆浸泡 - 磨浆 - 煮浆 - 点脑 - 成型” 的工艺流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设备的自动化作业确保了各环节的精准可控,从黄豆的预处理到最终豆腐皮的成型,每一个步骤都在严格的参数控制下进行。
例如,泼脑厚度可通过调整自动泼脑机的参数进行精确控制,压制时间、压制力度可根据产品的特性灵活设定,这些精准可控的生产参数保证了产出的豆腐皮厚度均匀、韧性好,含水率稳定。
由于产品质量稳定且产量可观,该设备生产的豆腐皮能够满足商超、餐饮、食品加工等多个场景对豆腐皮品质与产量的需求,为企业实现批量化生产标准化豆制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调整设备的生产参数,快速生产出不同规格和品质的豆腐皮,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工作原理
(1)自动化控制核心
PLC 微电脑技术为 “中枢神经”,接收触摸屏输入的指令,精准调控各组件协同运作。通过程序设定,控制自动吸浆的流量、自动上脑的时机与剂量,以及传输线速度、成型压制的压力和时长,实现生产流程标准化、自动化 。
(2)物理化学过程
磨浆时,利用机械研磨力破坏黄豆细胞结构,释放蛋白质等成分;煮浆通过高温使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为豆腐皮成型奠定基础;点脑、上脑环节,卤水与豆浆中蛋白质发生胶体聚沉反应,形成豆腐脑,再经传输、压制,排出多余水分,使豆腐脑凝固成具有一定弹性和韧性的成品 ,整个过程借助设备自动化,高效完成从原料到产品的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