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交流 技术方案 采购指南 话题讨论 维修保养 资料下载 企业案例 会员报道
生产的种子制备
内的生产菌种按其在深层培养中菌丝的形态分为丝状菌和球状菌两类。丝状菌根据孢子颜色又分为黄孢子丝状菌和绿孢子丝状菌,目前生产上用的菌种是产黄青霉菌(penicilium chrysogenum)的变种-绿色丝状菌。
球状菌根据其孢子颜色不同,分为绿孢子球状菌和白孢子球状菌,目前生产上多用白孢子球状菌。不同菌种对原材料、培养条件有定差别,生产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球状菌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沙士管保藏菌种母瓶斜面大米孢子种子罐繁殖罐
发酵罐丝状菌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冷冻管亲米生产米种子罐发酵罐将沙土管的孢子接入拉氏培养基的母瓶斜面,25℃培养6~7d,长成绿色孢子。孢子悬浮液接入装有大米的茄子瓶内,25℃,相对湿度40%~45%,培养6~7d,制成大米孢子,真空干燥,保存备用。
生产时按定量接入种子罐内,25℃,通气量为1:2.0m3-(m3-min)-1,培养40~45h,菌丝浓度达40%(体积分数)以上,菌丝形态正常。1%~5%的接种量接入繁殖罐内,经过25℃,通气量为1:1.5m3(m3-min)-1,培养13~15h,菌丝体积40%以上,残糖在0.1%左右,无菌检查合格便可作为发酵罐的种子。
冷冻管孢子接入在混有0.5%~1.0%玉米浆的大米上培养得到原始亲米孢子,然后再移入培养瓶培养成熟得到大米孢子(又称生产米),亲米和生产米均为25℃静置培养。经常观察生长情况,在培养3~4h后,大米表面长出明显小集落时振荡摇匀,使菌丝在大米表面能均匀生长,待10d左右形成绿色孢子即可收获。亲米成熟后接入生产米后经过激烈振荡后放置恒温培养,生产米的孢子量要求每粒米300万孢子以上,亲米、生产米孢子保存在5℃冰箱内。
工艺要求将新鲜的生产米(指收获后的孢子在10d以内使用),接入含有花生饼粉、玉米胚芽粉、葡萄糖、饴糖的种子罐内,28℃,通气量为1:1.5m3-(m3-min)-1,培养5~6h,ph由6.0~6.5下降到5.0~5.5,菌丝呈菊花团状,平均直径在100~130um,菌球浓度为(6~8)×104个-mL-1,沉降率在85%以上,计算接入的体积,移入发酵罐。球状菌以新鲜孢子为佳,其生产水平优于真空干燥的孢子,能使发酵单位的批次差异减少。
上一篇:果蔬脆片烘干机的工作流程分享
下一篇:滚动真空包装机运行流程是怎样的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bbin宝盈设备网www.foodjx.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